五四運動

依據:五四運動
來源:維基百科
發表日期:最後修訂於2017年4月17日
作者:共同作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其後,民族主義高張,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lison)的「民族自決」,對世界各弱小民族其有極大的吸引力,對中國知識分子尤似醍醐灌頂。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5月4日的北洋政府的北京,為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公民、市民和工商人士等中基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和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行動。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完結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當時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國人極度不滿,從而上街遊行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的口號之一是「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內除國賊(懲除媚日官員)」。

廣義五四運動則是指自1915年中日簽訂《二十一條》至1926年北伐戰爭之間,中國知識界和青年學生反思華夏傳統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的英文「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的英文「Science」),探索強國之路的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

《每週評論》關於山東問題(來源:維基百科)
《每週評論》關於山東問題(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