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聲音場景-台灣:2000–2010聲音藝術/音樂的「分立」與「返照」
來源:《典藏.今藝術》,222期
發表日期: 2011年3月號
作者:吳牧青
2000年的資訊革命儼然成為台灣聲音藝術的一分水嶺,就創作生態,藝術學院生力軍漸取代學運世代的地下文化部隊形成聲音場景主力。
2008年,藝術家王福瑞在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時,策劃連續三年的「超響」聲音大型活動,專注在聲音媒材的演出呈現,最重要的意義乃是「一種更為成熟的演出追求」,在許多小型表演活動定位為「實驗中」的同時,也須使作品提出更精緻的展現可能。就王福瑞的觀點,成熟的演出不一定要像大型展演(如2005年第二屆的「異響Bias」或是「腦天氣」)仰賴日本或歐美的知名創作者來表演,才能稱作成熟。台灣在地的創作者經歷多年的摸索後,對自我創作的要求和熟練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熟度指標。以近期的聲音匯演實例而言,由超過半數台灣創作人集結匯演的「超響2010」節目陣式,在某種程度上,可看見王福瑞對於台灣本地的聲音創作人在實驗與洗練的期望與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