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客」論戰

依據:台客文化面面觀
來源:新使者雜誌
發表日期:2005年12月10日
作者:李信仁

2005年8月,由於電視媒體大量炒作「台客」一詞,引發學界與文化圈的論戰。反對者追溯「台客」一詞的辭源,是為50年代國民黨政權下外省人對本省人的歧視名詞,帶有嚴重的族群歧視色彩;支持者認為「台客」是對台灣本土文化的再想像與確立。雙方爭執不下,甚至驚動當時的總統陳水扁出面緩頰。

「台客」一詞意義的翻轉點,來自濁水溪公社樂團於1999年發行第二張專輯《台客的復仇》,使「台客搖滾」與「台客精神」第一次在媒體上正式產生省籍歧視之外的意義,反而成為一種自我標榜。2006年當由伍佰、林暐哲、豬頭皮等人共同策畫的「客搖滾嘉年華」演唱會更使「台客」作為一種「很俗」形象的代稱在媒體普遍出現,逐漸在當時成為年輕人之間日常語言。但在此2005年的論戰之後,媒體仍收斂了對「台客」一詞的使用頻率。

《Call Me 台客!》,網路與書出版,2005
《Call Me 台客!》,網路與書出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