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
來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卷4期
發表日期:1988年12月 01日
作者:呂正惠
戰後的台灣在50、60年代急遽的現代化,是現代主義在台灣發展的高峰期。在這段現代化過程中,台灣的知識分子在知性上過度迅速的西化,而與一般民衆脫節。而在實際生活上,他們因為無法順利的適應迅速現代化的都市社會,而產生階段性的心理障礙。這雙重困境,造成了台灣知識分子的自我認同危機,促使台灣的知識分子很容易就接受了充滿疏離痛苦的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其中有部分的現代主義作家,在相當程度上能夠藉助於西方現代主義的技巧和意識形態,來表現50、60年代台灣知識分子的政治困境和自我認同危機。這就是台灣現代主義的特殊樣貌。
標籤
[yuzo_related]
外部連結
- 〈文獻重刊〉現代派信條釋義(紀弦)
- 台港共同引領現代主義文學的1950-1960年代(須文蔚)
- 《等待果陀》與戰後台灣的前衛美術:論《劇場》雜誌與黃華成之裝置藝術作品(藝術觀點ACT)
- 現代美術(台灣美術)
- 日曜日式散步者:一部詩歌紀錄片為何跟你我關係密切?(端傳媒)